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江苏如皋:以“绿”为笔绘就最美长江岸线

  原标题:如皋在生态建设上动真格、环境保护上下狠劲、产业发展上想办法——

  以“绿”为笔绘就最美长江岸线

  25日一早,行走在如皋市长江镇的江堤边,平静的江面轻笼着一层薄雾,清风徐来,新种下的一排排水杉沙沙作响,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这里安家休憩,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景闯入眼帘,蔚为壮观。

  作为长江进入南通的第一站,如皋市坐拥48公里黄金岸线,在“长江大保护”号角吹响后,第一时间出台长江大保护综合整治行动方案,拆除非法码头毫不手软,沿江造林如火如荼,生态修复尽显活力,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之路。

  “雷霆之战”火力全开

  少了“脏乱差”多了“高颜值”

  位于如皋南部的长青沙是万里长江溯流而上的第四大岛,漫步于岛上的金岛生态园,眼前草木繁盛,耳边鸟鸣婉转。谁都想不到,几年前这里只有杂乱林立的码头和漫天黄沙,寸草不生。

  为了让长江重现“江面有鱼跳、天上见飞鸟”的昔日芳华,2017年4月,如皋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高规格长江大保护行动,拆除31家非法码头、堆场,腾地803亩,努力修复这一片侵蚀长江肌体的“生态伤疤”。 令人欣喜的是,非法码头的拆除,让长江岸线恢复了7.7公里自然岸坡,甚至还“长”出了新的小岛。

  “整治不是终点,而是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起点。”2019年3月,如皋推进沿江岸线整体绿化造林工程,在江堤外9米宽的区域覆土植树,复垦复绿植树造林750余亩。今年,如皋将在长江沿岸新增植树造林200亩,落实森林抚育1000亩,全力做到见缝插绿、应绿尽绿,让长江上的“绿飘带”从“虚线”变“实线”。

  岸绿了,水也要清。为使江上过往的船舶不再乱排污水,如皋市统筹规划建设靠泊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成了位于长源物流码头的如皋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在这里,一艘千吨级的船舶,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全部生活污水的收集。

  如皋用一个个极具针对性的“大手笔”,为长江生态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少了“脏乱差”的码头,多了“高颜值”的景观带。

  生态廊道向绿而行

  叫响生态旅游品牌

  长江岸线修复一新,不再是扬尘漫天,生态旅游也成了当地最大的特色。

  在离长江岸线仅50米的金岛生态园内,有3万多棵银杏、2万多棵水杉,成千上万的鸟类。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暑假若不是受疫情影响,这里必定是上海等周边城市游客的“打卡”胜地。

  与金岛生态园隔江相望的5.5公里沿江岸线,是如皋今年刚启动建设的龙游湾沿江生态景观带提升工程。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数台挖掘机、铲车、吊车、推土机紧张作业,进行着土方施工的冲刺收尾工作。

  “我们设计了观江平台、休闲驿站、江滩石溪、湿地花海、特色空间等,目标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江生态景观带。”在长江镇建设局局长孔静看来,“绿色”和“活力”是激活长江生态廊道的关键词。他表示,未来将结合长江镇旅游度假区建设,不遗余力地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探索“生态+城市片区开发+旅游”模式,加快打造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发展样板。

  铺开设计规划图,龙游湾沿江生态景观带如同被如皋长江大桥和长青沙大桥守护的一颗明珠,加上即将建设的周圩港桥,座座大桥如长虹卧江,触目即绿、移步即景,一段美丽的长江岸线,即将“浮出水面”,成为居民看江景、吹江风的好地方。

  转型升级高效“重启”

  绿色产业引领绿色发展

  绿色是长江的底色,生态是长江的屏障。为实现长江沿线“水美岸美产业美”,如皋没有将目光限于48公里沿江岸线,而是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如皋推进实施了沿江低端低效产能企业整顿退出行动,将“腾笼换凤”与“筑巢引凤”有机结合,盘活沿江低效产能用地500多亩,推动恒阳化工等多家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发展以智能制造等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产业,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作为如皋市跨江融合的前沿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迎来发展“黄金期”的长江镇在作答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辩证命题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将高效推进金鹰(如皋)产业园、日达精密智造、广大特材三个百亿产业园建成达产,以园区提档升级为重要支撑,高标规划打造以高端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核心区。”

  既要让新兴产业“含苞待放”,也要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了让退捕后的渔民不愁生计,如皋市还鼓励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由于长青沙的土质好,长出来的西瓜香甜可口,“长青沙”西瓜就成了美名远播的“明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一江碧水向东流,如皋人深刻认识到,唯有在生态建设上动真格、环境保护上下狠劲、产业发展上想办法,才能打造出名副其实的“最美长江岸线”。(通讯员 陈嘉仪 朱登峰 记者 杨新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147
收藏
分享